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ATOS泵的正确布置方法

ATOS泵的正确布置方法

更新时间:2016-07-26 点击量:597

ATOS泵的正确布置方法


一、ATOS泵的布置方式
(1)露天布置
一般将泵集中布置在管廊下方或侧面,也可以布置在被抽吸设备附近,主要优点是通风良好,操作和维修方便。若泵布置在管廊下方时,泵出口中心线应对齐,距管廊柱中心线0.6米。
(2)半露天布置
半露天布置的泵适用于多雨地区,一般在管廊下方布置泵,在管道上部设顶棚。或将泵布置在框架的下层地面上,以框架平台作为顶棚。根据泵的布置要求,将泵布置成单排、双排或多排。
(3)室内布置
室内布置的泵适用于寒冷或多风沙地区,以及工艺有特殊要求的场合。


二、ATOS泵的布置要求
(1)对于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的泵,一般使泵与原动机的轴线与管廊轴线垂直。
(2)对于室内布置的泵,当其输送液体温度高于自燃点或输送液体为液态烃时,应与其它泵分别布置在各自的房间内,并用防火墙隔开。
泵布置在室内时,一般不考虑机动检修车辆的通行要求。泵端或泵侧与墙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1.2~1.5m,两排泵之间净距不应小于2m。
蒸汽往复泵的动力侧和泵侧应留有抽出活塞和拉杆的位置。
立式泵布置在管廊下方或框架下方时,其上方应留出泵体安装和检修所需要的空间。
管道布置时,泵的两侧至少要留出一侧做维修用。


三、ATOS泵的安装间距
两台泵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700mm,泵前端操作通道不应小于1000mm,对于多级泵,泵前端的检修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800mm。一般泵的前端检修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50mm,以便小型叉车通过。
齿轮泵的相关常识
由两个齿轮相互啮合在一起形成的泵称为齿轮泵。
齿轮泵的流量公式为:
Q=2qZnηv
式中  Z——齿数;
n——转数,转/分;
ηv——容积效率,对一般的齿轮泵,其值可取为0.70~0.90;
q——两齿之间坑的容积,米?。
当齿轮转动时,被吸进来的液体充满了齿与齿之间的齿坑,并随着齿轮沿外壳壁被输送到压力空间中去。在这里,由于两齿轮的相互啮合,使齿坑内的液体挤出,排向压力管。液体受挤压时,压力作用在齿轮上,给轴施加了一个径向负荷。挤压后封闭空间逐渐增大,形成负压区,外界的液体就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之下流进齿轮泵吸入口。另外,在负压区由于封闭空间容积的增大,会使液体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析出,发生与汽蚀现象类似的冲蚀作用,使齿轮表面受到破坏。正因为如此,有的齿轮泵上开有平衡孔或平衡槽。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,是采用斜齿轮;因为斜齿轮在啮合时封闭空间的容积几乎是不变的,即在其中一段容积增大时,另一段容积却在缩小。所以上述现象并不严重。
齿轮泵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自吸性能,且构造简单、工作可靠。
从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出,对一确定的齿轮泵(尺寸D、d、b和n都是定值),其排油量也亦确定,是一个不变的定值。因而它的特性曲线是一条垂直线(即不管外界压力如何变化,它的排油量都是固定不变的)。又因为齿轮泵的出口和入口是隔绝的,所以在外界需用油量减少时,会引起出口管道的压力急剧升高,致使出口管道和泵壳发生爆破。因此齿轮泵出口(或出口管道上)都设有安全阀,它在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动作,使出口管内的一部分油泄掉。特性曲线在高压区域,流量向小的方向偏移,这主要是在压力高时,泵内液体沿齿端间隙由出口向入口的漏泄造成的。
ATOS齿轮泵在检修时,主要测量间隙是:
1、ATOS齿轮的端面与泵壳的轴向间隙,一般取0.20毫米左右。用压铅丝法测量。
2、ATOS齿轮的外圆与泵壳的径向间隙,一般半径方向上取0.10~0.15毫米(但要比轴瓦间隙大些),也可按直径的0.003~0.005选取(指总间隙)。用塞尺测量。
3、两齿轮啮合处间隙一般取0.30毫米,如间隙过大会加速磨损,如过小则又会引起发热咬住。用压铅丝法测量。
4、ATOS轴瓦间隙,当轴径为20~40毫米时,取0.06~0.12毫米。用塞尺或游标卡尺测量。
齿轮啮合的部位在检修前后保持不变,为此拆泵时可在齿轮上打出记号。
齿轮泵在运行时,不允许关闭出口阀门,在启动和停止时,也应保持出口阀门处于开启位置,这时只操作入口阀门即可。

联系方式

邮箱:15214375780@163.com 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高技路655号4栋413-415
咨询热线

15214375780

(周一至周日9:00-19:00) 在线咨询
微信二维码
移动端浏览
上海茂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©2025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18010475号-4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sitemap.xml
Baidu
map